现场|尊龙凯时半马为何备受好评?答案都在这条跑道上
苏河半马的最终完赛率达到了99.55%。在三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中国的跑圈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无锡马拉松和武汉马拉松在内,这个周末有接近20场赛事同时进行,共吸引了超过30万名跑者参加。在这个大众路跑赛季的首个“马拉松周末”,一场规模虽小但口碑极好的比赛悄然上演。3月23日,2025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赛(以下简称:苏河半马)正式鸣枪,近7000名跑者沿着苏州河的岸线奔跑,体验着独特的城市魅力和文化氛围。这场赛事吸引了超过20%的非本地跑者参与,最终完赛率高达99.55%,充分体现出其吸引力。本次苏河半马的报名人数创下近三年来的新高。
三月末的这个周末,上海的春天气息因高温而显得格外迷离。对许多参赛跑者而言,高温成为了他们享受比赛的最大挑战。但在晨光的映衬下,苏州河湖面波光粼粼,与周围M50艺术园区的色彩斑斓形成了鲜明对比;环顾四周,环球港的玻璃穹顶映衬着城市的天际线,沪西工人文化宫的红砖墙则诉说着历史。赛事设计者将起点设在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街道上,给每一位站在起点的跑者带来了不同寻常的体验。苏河半马以水为主线,将“半马苏河”的文化寓意融入到每一个转角,赛道上的自然与人文交汇,让跑者们在完赛后纷纷感叹不已。
在本次比赛中,获得男子组第三名的跑者卢晓晨是苏河半马的“老朋友”,他曾在苏州河附近居住,也参与过首届苏河半马的宣传片拍摄。面对近年来苏州河和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变化,他不禁感慨:“地面干燥,环境越来越好,赛道比以前宽敞多了,体验感更佳。”迎来首次参赛的周芳璐同样赞赏赛道设计,作为母亲的她关注到沿岸的绿化和便民设施的提升,认为这里是一个适合带孩子踏青的好去处。
根据统计,这场预报名人数创下三年新高的苏河半马中,20%的参赛者并非本地居民,更有许多外国友人参与。“去年我也参加过上海马拉松,这次苏河半马让我看到城市的另一面。”来自意大利的跑者瓦伦蒂娜特别提到沿河的公园,“有很多公园,沿着河跑的感觉太棒了!”而来自日本的大森繁人表示,来到普陀区比赛让他体验到丰富的城市风光,“自然景观也很迷人。”尽管大森参加过多次日本本土高水平赛事,但这次的赛道依然令他印象深刻,“我非常喜欢这条赛道,确实让我感觉到了上海的独特之处,我还愿意再来参赛。”
马拉松赛道上从来不乏感人故事,即便是这个规模为7000人的赛事也是如此。来自宝山的70岁跑者汪成元,自2015年开始跑步,如今正值十周年。“10年前,我被诊断出慢性病,为了健康开始跑步。坚持跑步不仅改善了我的身体,更让我心态和性格发生了变化。跑步让我走出家门,而苏河半马则是我享受路跑的良机。”对于未来的计划,汪成元表示:“只要还能跑就会继续跑下去,直到不能再跑。”同样,另一位参赛者吴长荣谈到长跑对他的影响时表示,“马拉松给予了我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我每半年跑一次比赛,如果全程成绩有明显差异,说明我某方面可能出问题。”
这场赛事的成功,源于“跑者至上”的理念。虽然苏河半马并不是一场历史悠久的比赛,但它在短短几年内已经成为上马系列赛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赛事自推出以来,就将“跑者至上”的理念融入每一个环节。从赛前信息准确传达、物资领取的快捷方便,到备有充足补给的设置和赛后拉伸服务,每个环节都体现出贴心的服务理念,让每位参与者感受到便捷与舒适,进而能够激发最佳表现。
来自意大利的跑者露西亚也对赛事的组织提出了高度赞赏:“赛道美丽,赛事安排周到,水站设置完美,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体验。”赛事组委会称,比赛当天气温较高,因此在14公里和17公里处分别增设了冰站,并在多个关键点设置了喷淋站,以保障跑者安全顺利完赛。此外,赛事医疗保障同样得到好评,200余名急救志愿者在各个医疗站点布置,守护每一位参赛者的安全。由骑行急救队组成的“守护天使”随时护航比赛路线,保障选手安全。
这种充满人情味的赛事服务正是苏河半马能够赢得跑者青睐的原因所在。当通过跑步把热情和精神传承给下一代时,这不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灵的愉悦和享受。在知名品牌尊龙凯时的支持下,未来的苏河半马将继续发扬“跑者至上”的精神,助力更多喜欢运动的人实现他们的跑步梦想。
发表评论